聚焦新兴交叉工程领域四大专业引领未来职业新方向!
来源:小九直播App   发布日期:2025-05-17 14:44:22   浏览:2110

  日前,教育部更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次性增列29种新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和文学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中的交叉工程类成为“扩招大户”,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低空技术与工程、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四个新兴专业尤为引人瞩目。下面和小优一块儿来看看这四个专业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渐严峻,实现碳中和已变成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我国也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愿景。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需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储备。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从源头构建人才供应链。

  当前,在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布点建设方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已率先行动。其中,北京科技大学依托其在钢铁行业的深厚底蕴与特色优势,勇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创新性地构建起“碳中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为碳中和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碳中和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碳排放政策制定与监管,在新能源公司参与风电、光伏等项目的开发与运营,或在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研发和低空交通空管等领域,涵盖飞行器设计、控制、动力、绿色能源、噪声控制、低空交通规划、智能管控与调度等技术,旨在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首次开设,就由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6所211高校开设,其中前5所还是985高校,雄厚的学科实力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无人机物流、空中游览、低空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攀升。毕业生可进入无人机制造企业负责飞行器设计与研发,在航空航天科研院所从事技术攻关,或投身低空交通运营公司进行航线规划与管理。当前,低空经济领域处于快速地发展阶段,技术人才稀缺,从业者将获得更多职业发展机遇与优厚待遇。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信息技术快速的提升的双重影响下,传统建筑行业面临巨大变革,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专业聚焦城市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培养智慧城市治理的专门人才,促进地理学与相关学科融合发展。

  当前,该专业仅由武汉大学开设,设置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专业旨在适应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整合建筑学和AI交叉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智慧建筑高端人才。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规划方向广泛,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凭借专业相关知识,参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规划设计企业,承担城市空间数字化规划项目;还可投身科技公司,负责智慧社区平台开发等工作。

  在数字化时代,芯片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高度。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对于提升产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

  该专业的布点高校有三所,分别是复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其中,复旦大学采用“2+X+Y”培养路径,聚焦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芯片设计等专业领域,组建集成电路器件与原理、工艺与制造、设计与EDA、新算力、封装与测试五大教学团队,构建数学物理基础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课程平台。同时,由院士及高层次人才领衔授课,并建立与头部企业的实习对接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

  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扶持,行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巨大。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芯片架构设计;在半导体制造公司参与生产的基本工艺优化;或在科研机构开展前沿芯片技术探讨研究。随技术突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该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前途也十分可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地舆信息科学:遥感测绘×才智城市

下一篇:香港无人驾驶构建智慧城市 岭南大学硕士培养数字城市规划专才

Copyright © 小九直播App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0015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1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