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曾刚教授解读数据难题的破解之道
来源:小九直播App   发布日期:2025-05-19 04:59:17   浏览:2110

  在数字化浪潮持续席卷全球的今天,智慧城市的概念愈显重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的院长曾刚教授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指出,智慧城市的构建不单单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层次变革。他指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数据难题,包括数据浪费、数据失真、数据孤岛现象以及数字鸿沟等,只有通过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真正落地。

  中国智慧城市改造的提升,正如曾刚所述,已涉及交通、环保、医疗等多个具体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应用智能化手段,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变被动为主动。他打了个比方:在城市治理中,交通违规、环境污染等问题曾一直令人头疼,而如今借助“智慧管理平台”,多地已经构建起了“早发现、早处置”的协同管理体系,做到有效预警、快速响应以及高效处置。

  例如,上海某些地区的市容管理,传统的监管方式被高科技手段取代,管理人员通过智能手机操作最新的“智慧街面管理处置系统”,借助高清摄像头与实时监控功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不规范的停车及占道行为。这种科技赋能的街面管理方式,让城市治理从繁杂的经验积累中走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在曾刚看来,数据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采集手段层出不穷,例如视频巡查、物联感知等,形成24小时的动态监管,为城市的各项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例如,湖北荆州市交管局通过数据分析,成功降低了中心城区的重大交通事故数量35.88%。这一切的背后,无不依赖于强大的数据支持和科学分析。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还提到,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已经在今年3月1日正式上线,这无疑标志着我国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又一重要进展,这一平台的建设将逐步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规整,使其更加可用于智慧城市的各项建设。

  然而,曾刚教授指出,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的真实、准确,依然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当前仍需解决的诸如数据孤岛、数据失真等问题,制约了智慧城市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了这条道路能够顺利,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必须形成合力,通过政策实施、技术突破及机制改革建立更高效的数据利用体系。

  为了解决现存的行业性与专业性的问题,曾刚强调了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能有效帮助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得以推广至全国。同时,如何在数据开放共享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的提升,这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曾刚教授提醒道,大模型本身仅是数据分析的工具,只有在真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倘若底层的数据出现失真,最终将没办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经济快速地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不单单是一个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正视当前面临的数据困境,更要积极探索与实施解决方案,使城市治理更高效智能。通过整合人与技术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破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难题”,将智慧城市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中国电信激活AI能力构筑宜居智治新生态

下一篇:关于举行第十八届我国才智城市大会的函

Copyright © 小九直播App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0015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1821号